7月底,多次出臺煤炭行業相關政策。首先是三部委聯合印發通知,鼓勵符合條件的煤礦核增生產能力,對煤礦產能核增實行產能置換承諾制。其次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,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。要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,糾正運動式“減碳”,堅決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。做好電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。
最后國家發改委消息: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關于煤炭增產增供和穩定價格的有關部署,7月份,內蒙古自治區對鄂爾多斯市38處前期因用地手續不全停產的露天煤礦批復了用地手續,涉及產能6670萬噸/年。目前這部分煤礦已全部復產,正在加快進行剝離作業,預計8月初即可形成實際產量,達產后日可穩定增加產量20萬噸。
從程序上看,無論是用地手續得以批復還是產能置換承諾制,無疑都為快速增產增供提供了明確的合理合法的依據。這也打消了煤炭生產企業最大的疑慮,有利于做好保供穩價以及電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,并為更長遠的迎峰度冬做提前準備。此外,這也是發改委今年夏天首次明確指出供應增量規模,可謂意義重大。另一方面仍有部分露天礦受制于環評等因素,后期能否進一步特事特辦也仍需關注。
長遠來看,增產逐步落實已毫無疑問,不過政治局會議要求的糾正運動式“減碳”也需要關注,或將對煤炭需求帶來一定正面影響。尤其在今年偏高的日耗背景下,目前各電力企業煤炭可用天數仍處于較低水平,增產增供仍然較為緊迫,且需要政策上更長的持續性、連貫性。